自上海今年七月一日正式公布要實施垃圾分類后,不少人對此政策都表示支持與肯定,因為我們就只有一個地球,倘若我們不好好地保護它,甚至還肆意的進行破壞,那么我們子孫后代以后又該何去何從?保護地球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但同時有關于垃圾分類的問題也接踵而來,它們又該如何進行分辨呢?
網上曾有一個段子,要想知道你這個是什么垃圾,可以找只豬幫忙辨別一下。豬愿意吃的就是濕垃圾、豬不愿意吃的就是干垃圾、豬吃了會死的就是有害垃圾、能換錢買豬的就是可回收垃圾。這么一說好像還蠻通俗易懂的,垃圾分類也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難。但如果有人不幸分類錯了,扔錯垃圾桶了,那么就會被罰200塊,這也不是一個小數目。
當代工業時代的垃圾產出固然很多,但人也不少,所以垃圾再不進行分類是不行的。每天我們都會與各種各樣的垃圾打交道。但在古代,其實也有垃圾的,可能沒有我們分類的那么詳細,但具體的某些垃圾還是要找一個固定地方進行堆放。自從人類的出現后,人類與垃圾的故事就一刻也未停過。古代人所產生的垃圾確實比當代人要少得多,但如果你不按照規定進行垃圾分類,那么還是會受到相應的懲罰。
一,循環利用的原始社會
早在原始社會,那時候的人根本沒有垃圾可言,應該說產生的垃圾不多,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。原始社會也很少會有當代意義的垃圾產生,原始人大多都是靠捕獵為生的,他們不會給獵物加很多調味料,因為他們也沒有。在對待食物上,他們的做法也比較單一,就是用火烤,不像當代人那樣,做一頓飯就能生產出很多餐余垃圾。
一頓美味的大餐后,食物殘留下來的應當屬于濕垃圾,但原始人可以把動物的尸骨拿來制作成武器,皮可以當做衣服。所以動物的骨頭皮毛并不完全算是濕垃圾,食物的骨頭除了可以用作武器以外,還能用來在墻壁上刻畫,古代山頂洞人的石洞里就有這種圖案的存在,因為在那時候人們并沒有很多娛樂活動,畫畫可能就是最大的消遣活動了。
動物的皮毛更是原始人的保暖的必備用品,古代人除了把葉子當衣服以外,皮毛也是其中之一,二者缺一不可。那么對于古代原始人來講,真正的垃圾可能就是生完火后的灰,因為其它的都能夠被土地所吸收,包括人的糞便等等。原始社會,是真的沒有太多垃圾而言,整個自然生態系統在不斷地循環利用。
二,古代中國對垃圾的管理
時代在進步,人會變聰明,社會也只會越來越文明。要想構造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,這一定是要有秩序和法律的存在。如果人人都只顧著自家門前,那么這個社會也絕對不會太文明。早在商鞅在秦地立法初始,就曾頒布一條有關于亂扔垃圾的法令,在《漢書·五行志》記載道“商君之法,棄灰于道者,黥”。
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,灰也是垃圾的一種,不可以隨意丟掉小道里,因為灰是易燃物,若隨意丟棄,不僅造成街道的不干凈,還容易造釀成火災,因此被人發現后會施以黥刑。黥刑也被稱作墨刑,就是你亂扔垃圾,被發現了,就會被人捆綁起來,在你臉上刺字,然后再涂上墨炭,這就是一個犯罪者的標志,你想洗也洗不掉。
除了隨意丟灰會被處以黥刑以外,古代對于夜香的管理也是十分的嚴格。我們看電視劇時也清楚一個場景,就是每當凌晨快天亮時,巷子里就會有人大喊收夜香,夜香就是我們人體的排泄物,俗稱糞便。倒夜香就是倒糞便,每家每戶都必須要用一個木桶來裝好夜香,不得隨意隨地大小便,一切的夜香都有專門的人去處理,目的就是為了使城市變得更具文明,更為重要的是,良好的衛生可以更有效的解決流行病問題。
三,西方國家對垃圾的管理
你別以外古代中世紀的西方能有現代西方那么的浪漫,在中世紀西方世界里,那可跟浪漫扯不上半毛錢的關系,因為那里的人素質太低了,與中國建筑物不一樣的是,古代西方的樓層普遍要比中國的高,高空丟垃圾在西方是普遍存在的,而且還很嚴重。
試想一下,你正高興地在馬路上散步,突然天空上有人喊了聲小心垃圾,然后你根本就反應不來,自己就慘遭毒手了,被倒水和垃圾還好,有些人更加把人類的排泄物丟在馬路上,在這樣的道路上行走,不僅人車寸步難行,還得要留意天上的不速之客。盡管城市的管理者呼吁大家不要把垃圾從窗口往街道傾倒垃圾。但愿意聽的人是少之又少,一方面是因為這僅僅只是勸告而已,并沒帶上相應的懲罰,若往窗口倒垃圾會怎么怎么樣,這并沒有,加之當時人們為了方便,也沒有專人上門收垃圾,勸告也是收效甚微。
街道上堆積的垃圾還是有人來清理的,這個就是大自然了,下雨可以好好把街道上的污漬打掃一遍,垃圾也因此被大量沖進下水道,造成堵塞,排水系統也因此罷工。造成大量的污水排不進底下,它們就會流進別的河流中去,這些河流也是城市人口生活用水主要來源,這也是為什么古代中世紀西方會有那么多傳染病的原因,很大程度就是這些污水流進了當地人餐桌上,洗碗洗菜都用到這些污水,甚至有些人還生喝,這要想不病也難。
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了好幾個世紀,直到十九世紀末,人們的思想觀念才慢慢開始發生改變,衛生和垃圾才真正令人重視起來。雖然人們已經懂得衛生重要性,但那時候也僅僅是懂得把垃圾丟到相應的位置,并未開始垃圾分類,直到二戰時,家庭分類垃圾箱才普及起來。這才慢慢讓廣大民眾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。
四,垃圾處理的變遷與發展
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垃圾的產生,這一句話是一點也不假。現在上海率先提出要實行垃圾分類,不分類者要處以200元人民幣罰款,一開始感覺很殘酷,但如果你與我們古人的法令對比起來,你會感到其實罰兩百比處刑要好太多了。
你可能還會很羨慕西方國家人們的素質,總覺得我們國家人們素質還差了那么一點,但他們在以前也是很不愛衛生的,甚至還做出高空扔垃圾的習慣,當然我們現在也有,不過也很少很少了。西方民眾養成垃圾分類也只是從二戰開始,經過短短的幾十年,西方街道變得干凈起來了,我們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,保護地球的環境也是理所當然的,每個人都遵紀守法一些,我們生活的世界也就更加美麗一些。
我們大可不必羨慕西方國家人民的素質,我相信,只要我們能夠做好垃圾分類,做好一個榜樣,配合國家的政策,起到一個帶頭的作用。我們的一些不好習慣是一定得到改變的,特別是對于下一代的孩子來說,給自己的孩子立下一個好榜樣,從小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。垃圾分類也能夠體現出我們偉大中國人民文明發展的一個指標,吸引更多的西方游客來我們中國玩。